基金種類有哪些?常見的 5 個基金種類!
了解基金的分類方式後,我們就來說明投資標的和收益模式之下的基金種類,讓你看到基金產品說明時不會一頭霧水!
基金種類一: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在市場上相當普及,因為股票市場本身就是許多投資人關注的重點,從國內外大型企業、特定產業龍頭,到新興市場或特殊題材都可能納入投資範圍。
股票價格易受景氣循環、國際政治情勢、企業獲利等多項因素影響,可能在短期內產生劇烈波動,然而從歷史數據來看,若能分散投資並且長期持有,股票型基金常能享受經濟成長帶來的資本增值機會,報酬潛力相對債券或貨幣型基金較高。
適合有一定風險承受度,能容忍股市短期震盪,或看好某區域、產業的中長期發展趨勢,願意投入足夠時間研究基本面或經濟指標。
對許多人來說,股票型基金是基金種類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環,但務必考量自己是否能承擔股市波動,若不確定,可考慮採定期定額方式或先從較分散的股票型基金著手,降低進場時機選錯的風險。
基金種類二:債券型基金
此類基金主要投資於各種債券,包括政府公債、公司債、金融債或高收益債等,對於風險偏好度較低或想追求穩定收益的投資人而言,債券型基金往往是選項之一。
債券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固定利息或票息收入,若能持有到期,通常能獲得較為穩定的利息,不過,債券價格會受到市場利率影響,例如近期聯準會降息,債券的價格就會往上,新手要了解與預期利率走勢的連動關係,評估投入金額。適合投資族群偏好穩定收入,或想在投資組合裡加入「抗震器」的保守型投資人。
基金種類三:貨幣型基金
貨幣型基金主要投資極短期的貨幣市場工具,如短期國庫券、定期存單、商業本票等,其風險相對較低、流動性也高,通常用來暫時停泊資金,以獲取略高於活存的利息,基金淨值較穩定,波動範圍小,但對通膨的抵禦能力有限。
適合保守型投資人,將其當作「超短期理財」的過渡工具,或臨時要讓資金保有一定流動性,但又想有些微收益的人,但若想要長期增值,可能需考慮其他具備高成長潛力的基金做搭配。
基金種類四:平衡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又稱組合型基金,是一種同時投資股票、債券的混合基金,藉由資產配置與調整,讓投資組合在市場波動時能相對穩定。
一般而言,平衡型基金會依照既定比例(如 60% 股票+40% 債券),或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調整,當股市表現良好時,股票部位可帶來亮眼報酬;若市場遇到大跌,債券等較穩定標的可減緩損失,有些平衡型基金還會納入貨幣市場工具或其他替代性資產(如黃金、REITs),增進分散效應。
適合希望「風險」與「報酬」兼具,不想只押注於股市或債市,無法自行組合多檔股票、債券的投資人,希望透過專業經理人的資產配置,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對於沒有時間或專業去研究各標的的投資人,平衡型基金或許是一個不錯的「一站式」選擇,在眾多基金種類中具有折衷特色,不過也需留意管理費、經理人策略以及市場波動。
基金種類五:指數型基金(含 ETF)
指數型基金 ETF(Exchange Traded Fund 在近年頗受歡迎,因為投資成本(管理費、交易費)低廉,且被動追蹤指數,讓投資人能輕鬆買整個市場,指數型基金不依賴經理人主動選股,而是追蹤某個特定指數,例如:加權指數、S&P 500、NASDAQ 100,讓投資人能享有與指數相近的績效。
適合長期被動投資者、想簡化投資流程、降低研究成本,並能容忍短期波動的人,新手亦可透過 ETF 逐步熟悉股市交易機制,同時享有分散投資的好處。
投資世界沒有絕對完美的產品,各種基金種類都有其優勢與限制,要做出的關鍵決定還是仰賴投資人對自我財務需求與風險偏好的認知,若你在選擇上仍有猶豫,可以考慮和專業理財顧問或銀行理專討論,客觀評估市場走勢與個人資產配置,為自己量身打造最合適的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