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報稅都要準備讀卡機、電腦超麻煩,如果不想準備一堆工具、特別辦自然人憑證,2025 報稅時,可以用手機就報稅啦!政府已經開放了多元化的線上報稅方式,包含電腦報稅、手機報稅、人工報稅等,除了讓民眾有更多選擇、加速報稅流程外,也朝向無紙數位化前進,渣打銀行將為你介紹手機報稅的步驟、手機報稅的功能、手機報稅的注意事項等,讓你在今年報稅更順利!

手機報稅步驟

為方便民眾報稅,目前可透過手機、電腦進行申報動作,手機報稅的優勢在於,不必下載 App,打開手機進入財政部網站即可線上報稅,超級方便!底下為大家整理手機報稅的申報步驟教學。

手機報稅申報步驟

步驟 1 至財政部「綜合所得稅電子結算申報」網頁
步驟 2 驗證身份 透過以下 3 種方式登入

1. 手機號碼

2. 戶口名簿+查詢碼

3. 行動自然人憑證(TW FidO)

步驟 3 填寫資料 確認個人基本資料是否正確
步驟 4 確認稅額 確認個人所得 → 確認是否申報扶養 → 確認夫妻申報事項……等
步驟 5 確認繳稅&退稅資訊 確認所得資料正確,進入繳稅或退稅步驟:

● 選擇繳稅方式:信用卡、電子支付、轉帳、現金等

● 確認退稅帳戶

步驟 6 申報完成 上傳所得稅申報資料,確認是否須附證明文件

● 無需附證明文件,即可完成報稅

● 需附證明文件,請確認需補何種文件,可在手機上傳附件

手機報稅注意事項

透過手機報稅,在申報時要特別留意以下 7 件事情!

  1. 手機號碼持有者須與納稅義務人為同一人。
  2. 手機報稅不可使用 Wi-Fi 操作,需用手機行動網路報稅。
  3. 報稅時需準備好個人電話號碼、身份證字號、健保卡卡號。
  4. 所得資料文件之保護密碼為個人身份證字號。
  5. 繳稅適用信用卡、ATM 轉帳、委託取款轉帳、現金繳款、行動支付繳稅、帳戶線上即時扣款。
  6. 建議使用 Android 13 以上、iOS 15 以上作業系統、Chrome 122 以上或 Safari 16 以上瀏覽器。
  7. 附件上傳最多 15MB,上傳截止日為 6 月 10 日,如遇假日則順延。

手機報稅怎麼使用現金繳稅?

手機報稅除有信用卡、ATM轉帳、帳戶扣款、行動支付,還有現金繳稅,現金繳稅方式比較特別,可以到超商或金融機構繳款,但會因金額有所限制,以下說明現金繳款的步驟!

繳稅金額低於 NT$ 3 萬:

  1. 可至 4 大超商取得繳納單編號 → 至 4 大超商多媒體資訊機(KIOSK)列印單據 → 繳款
  2. 自行列印繳款書及收執聯 → 下載並列印紙本繳款書 → 至 4 大超商或各代收稅款之金融機構臨櫃繳款

繳稅金額高於 NT$ 3 萬:

  1. 列印繳款書及收執聯 → 下載並列印繳款書電子檔 → 至各代收稅款之金融機構臨櫃繳款

手機報稅還有哪些功能?

除了報稅之外,在手機報稅還可以申請分延期繳稅、上傳附件。

申請分 / 延期繳稅

選擇現金繳稅,並完成所得稅申報後,納稅人可以在完成頁面選擇「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申請延期或分期(不加息)」或「客觀事實發生財務困難申請分期(加息)」,並進行線上申請,申請通過後,就能透過分期或延期繳稅的方式繳清稅款。

附件上傳

原本手機是不能上傳附件的,後來政府調整功能後,手機報稅可透過「拍照」或「掃描正本文件」並依規定上傳 15MB 的附件。上傳附件後,可透過財政部電子申報繳稅服務網查詢申報情況,確認附件檔案上傳的結果是否沒問題!

手機報稅貸款資訊

渣打銀行因應繳稅季節的龐大需求,會推出繳稅貸,讓你隨時保有餘裕,繳稅也能兼顧生活。只要檢附身分證明文件與近三個月撥薪存摺、或最新年度扣繳憑單(非人工開立格式)、或最新年度綜合所得稅單或本行認可之其他財力證明即可申辦,讓您財務佈局更靈活,稅稅平安!

若需申請貸款,可參考底下表格所提供的繳稅貸款方案,或是直接致電洽詢渣打銀行客服,瞭解更詳細的繳稅貸款資訊。

信貸方案說明

信貸方案 年利率 手續費
渣打銀行

繳稅貸

首期 0.1%

第 2 期起 2.88% 起(機動利率)

NT$ 0
渣打銀行

尊爵方案

2.88% 起 NT$ 4,000

手機報稅常見問題

Q1. 手機報稅要安裝 App 嗎?

不用!只要在網頁搜尋手機報稅,到財政部的電子申報服務網站,自動會顯示手機報稅的選項,點開就可以開始申報啦!

Q2. 手機報稅誰可以使用?

只要是本國籍納稅義務人,皆可使用手機進行報稅!

渣打信貸優惠年利率前三期 0.1%,第四期起2.99%起(機動計息) 渣打信貸優惠年利率前三期 0.1%,第四期起2.99%起(機動計息)

您即將離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網站。

您即將離開渣打國際商業銀行網站。若您同意繼續請選擇「進入網站」,若不同意繼續請關閉本視窗。

提醒您!離開本行網站後,進入業者經營的網站,則不屬本行控制與負責範圍內,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等,將由該業者自行負責。

進入網站